许映龙(右一)参加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活动节目录制现场。中工网记者赵海山摄
中工网记者 朱洁英
“每一次台风来临,我只想让台风预报尽可能逼近台风真实的实况,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台风给国家带来的灾害和损失。”近日,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映龙获评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因为肩负重任,他的每一次预报都是与数据精度的较量。
“杜苏芮”来袭,提前4天锁定登陆地点
2023年7月21日上午,台风“杜苏芮”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两天后增强为强热带风暴,并逐渐向福建沿海移动。身为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技术总师,许映龙跟往常一样,带队对“杜苏芮”开始了对其未来移动路径趋势的捕捉和分析。
“我们在24日就发布台风预警,预计‘杜苏芮’将较大可能于28日在福建南部一带沿海登陆。”台风是大自然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系统,许映龙等人预报登陆地点后,并不敢松懈,而是继续盯紧“杜苏芮”的发展动态,进行跟踪滚动预报预警服务。
“‘杜苏芮’北上至华北南部时,由于其东侧和北侧分别有副热带高压和北方大陆高压脊维持,两大高压系统合并形成高压‘大坝’,阻挡住‘杜苏芮’残余环流的继续前行,台风的停滞往往意味着强降水的发生”,“同时其东侧海上台风‘卡努’有丰沛的水汽输送,使得其残余环流将长时间维持,加之太行山和燕山山脉的地形动力抬升作用,将进一步加剧‘杜苏芮’残余环流的强降雨”……有着33年台风预报经验的许映龙判断,这是典型的北方特大暴雨环流形势特征。
最终,许映龙提前4天锁定“杜苏芮”登陆地点,并准确预判“杜苏芮”将以强台风级登陆福建,登陆点附近需防范极端强风影响;提前3天明确指出其残余环流将可能给京津冀等地带来历史极端强降水,为决策服务赢得主动,使受灾地区群众提前撤离。
超级计算,台风预报的超级辅助
从初出茅庐的预报员走向首席预报员,许映龙已经数不清经历多少次台风。他每天的工作日常,是对气象卫星云图进行细致分析,准确确定台风的强度和中心位置,然后根据现有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或AI大模型初步判断:台风往哪里走?强度如何变化?之后再对模式或大模型结果进行合理的主观订正。
在没有卫星云图、没有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没有超级计算机之前,老一辈台风预报员更多是借助统计方法和主观经验进行预报,但经过几代气象人的接续奋斗和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台风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业务技术体系,台风监测预报实现了从主观定性经验为主到客观定量的巨大跨越,台风监测预报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台风监测预报业务的巨大进步离不开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新一代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和气象超级计算机系统等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所以,当许映龙在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活动的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时,会略感自豪地说,“中国气象局目前已建立了自己新一代的气象超算系统,那是国内相对先进的超级计算机系统。”
超级计算让台风的预报更加准确,但精准的预报离不开预报员过硬的业务水平,这是预报员持之以恒的追求。2014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即将登陆海南,许映龙在其登陆仅剩10个多小时的防灾黄金时刻,经过与团队紧张的分析与研判,准确将登陆地点锁定在海南文昌市翁田镇附近,并判断登陆强度为最高等级,可能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海南的最强台风,最终群众被安全转移。他的准确研判,无不让同行们惊叹。
支撑许映龙精准预报的,是预报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孜孜不倦的学习。“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产生的预报结果可能千差万别,如何从海量的监测预报分析数据中,对预报结果进行合理的订正,去尽可能逼近预报的真实,是预报员永恒不懈的追求。”许映龙家中以及办公室内,堆满了存放台风数据的硬盘和相关专业书籍。每次台风结束后,他都会搜集包括实况信息、卫星数据、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等方方面面的资料,对历史所有台风进行普查分析,对每次预报进行个案复盘分析。每当同事需要台风相关资料时,找许映龙准没错。
热爱与敬畏长存,三十余载“对决”台风
作为台风预报员,责任也是巨大压力的来源之一,一个小数点的偏差,都可能牵扯到千万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当重大台风要在我国登陆时,它的登陆位置在哪里?有多强?影响有多大?这是抉择艰难的时刻,预报员面临的压力是空前的。”但许映龙把这种压力理解为一种责任,也是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
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06年8月在浙江南部登陆的台风“桑美”,当时给浙闽地区造成严重影响。他和同事灾后前往现场调研,发现有很多船只受损严重,人员伤亡严重,深刻感受到准确的台风预报对减小社会及民众损失的意义。而在台风面前,唯有长存敬畏之心,才能时刻警醒,因此预报员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台风过程,从此许映龙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三十多个春秋过去,许映龙依旧坐在电脑前盯着数据和云图,因为热爱,他甘之如饴。“抛去台风造成灾害影响的这一面,台风其实很美,每一个台风都很不一样。”令人惊奇的是,作为最懂台风的群体中的一员,许映龙竟未曾亲身经历台风。因为每当台风来临,他都要守在岗位,盯紧台风,以至于有一次台风经过,央视新闻联播扫过他盯着电脑的背影时,千万网友无不为他的专注与默默奉献感动。
至今,许映龙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行业专项、风云三号/四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中国气象局核心业务专项等多项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研发,在台风监测客观定量分析应用和台风客观预报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多项业务应用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次,共发表论文60余篇,合作专注3部。组织参与若干重大台风的成功预报服务、重大台风或疑难台风过程的技术复盘总结以及业务流程和服务规范改进等工作,与台风预报研究团队共同努力,使我国的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准确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较日本和美国分别高8.2%和8.4%,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如今,他又静坐在办公桌前,专注地盯着电脑上的卫星云图和预报资料,为即将到来的夏天的“硬仗”做好充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