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英模风采
徐鸿,“碱泥”里成长起来的“钢铁侠”
作者:|来源:淄博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18 15:29:27

淄博日报记者 赵培珊

2023年,恰好是中铝山东有限公司(文内简称山铝)氧化铝厂精制车间副主管徐鸿参加工作的第30年。在这一万多天里,他与几个沉降槽“做伴”,在红泥巴里获得“滋养”,在平凡的岗位上种下一朵“花”,结出一树“果”。

11月15日早上9点,当记者见到徐鸿时,他已经在生产现场调度巡检。接近0℃的天气下,他厚重的护目镜已微微起雾。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后便开始看前一天的生产情况,7点到公司开晨会,下达指令后,忙碌的一天开始了。成为车间副主管后,徐鸿每天早晨都是这样度过的。

能吃苦,是徐鸿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1993年,19岁的徐鸿从山铝技校毕业后,来到山铝工作。他一进厂就被分配到拜耳法车间。缺乏实操经验的他从头开始学,慢慢成长为了车间的技术能手。后来山铝决定扩大生产规模,成立了第二氧化铝厂,作为岗位技术能手的徐鸿也走上了车间班组长的岗位。这一干,就是20多年。

在水与泥中摸爬滚打,他的衣服上总是沾满了料浆。徐鸿担任班组长期间,主要负责沉降工序。简单来说,这一工序就是将高压溶出并稀释后的浆液利用固体和液体比重不同进行沉降分离。因为长期与碱、泥打交道,他的衣服时常又脏又硬,有时下班把工作服往卫生间一脱,衣服都能“站”在地上。

2007年前,由于技术与设备还不够成熟,徐鸿负责的沉降槽在上料后时常发生堵塞。堵塞便不能将液体与固体分离,那段日子徐鸿每天的工作可谓“战战兢兢”。一个直径16米、高5米的沉降槽,分离出来的物料需要在一个直径6寸的放料口里流出,每次堵住,徐鸿都要带领组员拿着长钢杆疏通。一旦疏通,近100℃的物料便会喷涌而出,所有人必须集中注意力,默契配合,才能保证第一时间避开。徐鸿说,有段时间他们几个人值夜班时每隔半小时就要疏通一次,值完夜班去吃饭时大家常常能在饭桌上睡着,那段共患难的日子他终生难忘。

2009年冬天,正值山铝赤泥综合利用项目攻关的关键时刻,徐鸿带领的班组肩负着优化赤泥输送流程的重任。由于天气寒冷,管道频繁堵塞。为了防止堵塞,迅速打通生产流程,徐鸿带着6名员工奋战一夜。“看,就是那。当时我们爬到上面,迎着寒风,一节一节疏通开。”徐鸿指着远处20多米高、1500多米长的赤泥管道对记者说。

在水与泥的“滋养”中,徐鸿成长为了无所不能的“钢铁侠”。“有时组员向我反映某一个问题,我脑子里很快就会将这一问题具象化,然后想出解决办法,我想这得益于20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徐鸿说。

在与徐鸿的交流中,记者慢慢发现,吃苦是他的底色,而创新是他的追求。

“在这个岗位上,不光要能吃苦,更重要的是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徐鸿说。30年时光中,他带领同事们一起优化流程、提升工艺,破解了各种各样的难题,见证了工厂年产能从6万吨提升到70万吨再到200万吨,最终实现了质的飞跃。他参与了6项重大科研项目,创造了3项以个人命名的操作法,为企业提出120项建议并被采纳。凭借自己的努力,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淄博市十大金牌工人等荣誉称号。

2015年4月28日,是徐鸿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他难得脱下工作服、换上西装,作为全国劳模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全国劳模是在电视机里遥不可及的人,他们每年春晚都会坐在观众席前排。那天我接过这一荣誉,喜悦过后,只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总怕自己还不够努力,所以一刻不敢松懈。”徐鸿动情地说。

“水”里来,“泥”里去,累了就趴在餐桌上、坐在马路边、躺在大树下,他的身上总沾着泥土,他走过的路却“一路芬芳”。


责编:张翔


主办:英模网编辑部 技术支持:开创云

英模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8016779号-1

公安备案编号:3701021130
网站信箱:sdgrbzbs@163.com 联系电话:0531-82028318 
站长统计